廉政教育
历史文化源流 | 不忘初心 不移其志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1-11-12 

  坚定信念,就是坚持不忘初心、不移其志,以坚忍执着的理想信念,以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牢记在心目中、落实在行动上,为党和人民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生命,为党的理想信念顽强奋斗、不懈奋斗。  

  ——11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坚定理想信念 补足精神之钙》

  在几千年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初心不改、志向不移”历来是众多思想家关注的热点,也是贯穿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话题。为人处世,首先要树立远大志向,在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移。

  “不忘初心”见于唐代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愿也。”意思是说做任何事秉持最初的本心和信念,最终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白居易以文明志,体现了一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那就是不仅有坚定不移的志向,更要努力去实施、去实现,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

  白居易是唐代中期有名的诗人,同时又深深怀有济世救民思想。任杭州刺史时,他疏浚水井,解决百姓饮水问题,又排除重重阻力,修造河堤,大兴水利工程,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钱塘湖石记》,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法与注意事项,刻在湖边的石头上,以供后人参考。几十年为官经历,无论是少年得志的辉煌、被贬之后的孤苦,还是重新被委以重任,白居易始终秉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志向,是一个人的精神动力,是奋斗的力量源泉。“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一旦立定了志向,便有了坚定而崇高的理想和气节,终生持守之,从不更改,便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志”的含义如此重要,被古往今来的人们所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志”的重要作用有无数经典表述。《论语·子罕篇第九》中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用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子罕的故事来阐述这一观点。面对献宝者的好意,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美玉为宝。我若接受了你的宝玉,咱们两个人就都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在子罕看来,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的“不贪”这一初心。只有时刻警醒自己,才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把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从本质上说,守住志向,体现的是对内在自我的高度认同,对精神信仰的执着追求。

  守住志向,不是一朝一夕、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汉朝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结果被扣留。匈奴对他多次逼降、诱降不成,便将他迁到贝加尔湖边牧羊,并告诉他要等公羊生子后才放他回国。然而苏武志向不移,渴饮雪饥吞毡,冷了就与羊挤在一起取暖,19年持节不屈。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如何能熬过19个春秋?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立志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强调“志”贵在坚持;又说要有“鸿鹄之志”“志存高远”,强调“志”的高远性,不要落于狭隘;还强调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要求立志要专一,不可有私心杂念,否则就难于立志等。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不管处于什么时代,具有高洁品质的人不会因外界压力改变信念操守,即使粉身碎骨,本性依旧。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我们凝聚了民族意志;坚守对崇高志向的追求,中华民族在挫折中砥砺前行。

  如果说一个人的志是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那么中国共产党的志就是所确立的崇高目标追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揭示了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力量之源,彰显了共产党人志存高远、一心为民的胸怀和担当。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共产党人一路走来,为了初心而奋斗,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柜里,摆着两封遗书。千里之外的湖南省株洲市醴陵烈士陵园,遗书的主人陈觉、赵云霄长眠于地下。两位志士于1925年入党,共同投身于火热的革命中。1928年,已经怀有身孕的赵云霄和陈觉先后被捕,同年10月陈觉英勇就义。牺牲前4天,陈觉给赵云霄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刑场家书。1929年,赵云霄在生下一名女婴后,也被杀害,她也给孩子留下一封家书。

  如今,醴陵烈士陵园外,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陵园内,游客听工作人员讲述着遗书的内容,感悟着共产党人对革命的坚定初心和矢志不移的信心。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取名为“共产党”,就是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理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建立新中国,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实行改革开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沧桑,百年巨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历史,就是承前人之志、守初心情怀的历史。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但面对全球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国内形势,仍需我们保持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和昂扬向上的工作斗志。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当继承中华民族奋斗进取的传统,把个人的志向与祖国、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在各自岗位上磨砺自己、奉献力量,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子平)

上一篇:从党的百年宣传思想工作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下一篇:又见李宏塔
反腐动态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营造崇廉拒腐良好风尚
违反廉洁纪律和挪用公款相关问题分析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