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人民论坛) |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8日08:1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政者,正也“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在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公与私、廉与贪,从来都是泾渭分明、水火不容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然而也应当看到,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员、干部时刻面临被“围猎”、被腐蚀的风险,有少数人依然不收敛、不收手,心存侥幸、铤而走险。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党员领导干部“不做以权谋私、蜕化变质的贪官”,直指要害,让人警醒。以权谋私,是各种腐败现象的实质所在。当前,在反腐败高压态势下,一些人的贪腐方式更加隐蔽、手段更为精巧,出现了不少新花样、新变种,但实质仍是用手中权力谋取自己的私利、满足自己的私欲。领导干部被“围猎”、被腐蚀,根本就在于手中的权力可以被用来变现、交易。可以说,抓住权力这个关键,恪守“权力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底线,始终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任何“围猎”与腐蚀都会无效;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和制约,盯住权力运行全过程,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权权、权钱、权色交易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一些干部以权谋私、腐化堕落,都是从思想上的蜕化变质开始的。从一些人的蜕变轨迹看,他们起初也能廉洁奉公,但随着职务提升、诱惑渐多,慢慢就欲望膨胀、贪念滋生。有的人觉得人家送点土特产,“苟不纳之,彼必疑且忿”,担心不收人家会不高兴,导致工作不好开展,其结果就是“针尖大的窟窿透过斗大的风”,一发而不可收;有的人觉得小贪小占不算腐便频频伸手,以至“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却已回不了头了;有的人觉得为工作操劳辛苦,偶尔享受一下没什么,私门一开,便欲壑难填;有的人掌握了一点权力之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种子就生根发芽,在腐败的泥淖中不能自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以权谋私、蜕化变质,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总开关”没拧紧,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了。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就会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古人讲“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加强廉洁自律,把法律的戒尺、纪律的戒尺、制度的戒尺、规矩的戒尺、道德的戒尺牢记于心,始终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就能抵达清风明月不染尘的境界。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18日 04 版)
(责编:李枫、袁勃)
|
| 上一篇:监察机关调查取证有哪些要求? 下一篇:来历不明的“监督员”让人感到不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