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政府新闻发布的“好成绩”哪里来?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7日08:03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对77个中央部门和单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年度的新闻发布工作进行了评估考核,考核结果23日首次向社会公布。18个部门和地区考核优秀,设置各层级评估指标近百项。2016年我国新闻发布活动立足新媒体环境,更加注重质量。但通过评估考核发现,仍面临问题和挑战。

“好成绩”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就如学生,平素潜心向学,最后才能成绩优异。在国新办的这份考核榜单上,政府新闻发布“哪家强”的结果一目了然,但,数据和结果之外的“功夫”更值得举一反三。

公开是常态,失声是例外。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日渐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自觉行动。成熟完善的新闻发布及其制度,不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早在2013年10月,国办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2016年2月,中办国办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这些年来,例行新闻发布制度已成为中国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

平时有对话,急时有声音,“一把手”亲自上阵,新媒体技术傍身——政府新闻发布的变化,看起来只是“关门”与“开门”的区别,实质却指向公民知情权与公权透明度的落地。还是数字胜于雄辩:据统计,2016年,国新办全年举办新闻发布会126场。各地区、各部门分别举办新闻发布会1595场、938场,分别举办吹风会、集体采访、记者沙龙等其他类型发布活动618场、1620场,总计举办新闻发布活动4897场。

不过,在这份榜单上,亦反映出两大问题:一是“必修课”成绩差异悬殊。比如虽然18个部门和地区考核优秀,但在列入2016年评估考核的77个中央部门和单位中,仅外交部等14个部门完成了“4·2·1+N”新闻发布要求。那么,其他部门迟迟“未能合格”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二是“自选课”功夫较为潦草。用国新办相关负责人的话说,“一些部门和地区新闻发布议题设置能力和发布效果亟待提高,在新闻发布会上讲成绩进展过多,但回应社会关切不够。”简言之,制度上的技术标准容易达标,但涉及本地区本部门的事件类回应仍可能王顾左右或虚与委蛇。

于此而言,政府新闻发布的“大考”及时而必要:它不仅让相关部门的新闻发布生态“露了个底”,更衡量比较出了各自的长短与差距。眼下的问题是:考试完了,分数发了,然后呢?政府新闻发布是刚性的制度责任,考好了固然要表扬,考砸了恐怕更要问责和补课。一句话,政府新闻发布的“好成绩”,既要平时盯着看着,更要“期末”考察监督着,还得赏罚分明的制度伺候着。

(责编:董晓伟、黄策舆)
上一篇:“教育”醉驾者同伴,警方越权吗?    下一篇:不要让给农民工发工资还是个问题
反腐动态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违反廉洁纪律和挪用公款相关问题分析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