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不要让给农民工发工资还是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21日08:11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近日,一则新闻让人大喜过望:建筑领域农民工欠薪问题有了制度层面的解决,久拖难治的痼疾有了根治的希望——全国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平台日前正式上线,借助这个平台建立工资专户,实行银行代发工资制,能有效防止发生欠薪。

十年前,曾有个叫樊书生的农民工在中南海里喃喃,“我们工资有点儿低”——这位来自农村的建筑工人,当时受邀在全国两会前议论国是,谈的正是农民工欠薪问题。

农民工早已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亿,从事建筑业人数超过5500万,其中被欠薪的占比1.8%——也就是说,还有百万之众无法及时拿到工资。因此,选择从建筑业入手,这个“七寸”抓得准!

每年春节前,媒体会有许多“为农民工讨薪”的话题。现在,让第三方金融机构介入,代发工资,彻底堵上了拖欠建筑工人工资的漏洞,幸何如之!

从前,每当农民工被欠薪,媒体总会善意提醒农民工要学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如果是个别人受到伤害,这样的提醒固然必要,但,如果这个群体总是集体性受伤,责任主体就不再是个人,甚至也不单单是资方,必然存在更深一层的原因。

而今,我们看到,国家管理部门正以发展经济那样的热切,关注劳动者的生存与工作环境,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去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邱小平介绍,会在中央层面建立由人社部、发改委等12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重拳出击、联手打击的效果非常明显。2016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数为236.9万人,比上年减少38.9万人,下降了14.1%。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比重为0.84%,比上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当欠薪有望被根治之际,我们不免又生出新的期待——给农民工适度提高收入,能否也提上议程。

在最新统计中,农民工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但月均收入增速有所回落,总体收入仍然偏低。这些年来,正是这些由亿万农民工形成的低价劳动力,成就了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奇迹。

今天,这一痼疾有了根治的希望,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有了制度性保障。而如果能加薪,钱袋子鼓起来的农民工,不仅对建材、家电等行业是福音,也将大大改善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现状。更重要的是,合理的人力成本,将扭转“中国制造”只能是廉价货的国际形象,充分“扩大内需”,彰显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

(责编:王吉全、崔东)



上一篇:政府新闻发布的“好成绩”哪里来?    下一篇:“一桌餐”等隐秘聚会怎么破
反腐动态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违反廉洁纪律和挪用公款相关问题分析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