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
全面从严治党:如何保持清廉的政治本色?

发布时间:2017年05月02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年春节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一年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在两万多份样本中,92.9%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满意,90.9%的群众认为当前腐败案件高发势头得到遏制,93.1%的群众表示对惩治腐败有信心。这充分说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重大成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清正廉洁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视腐败为天敌,与腐败水火不容。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能否有效遏制腐败,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

一 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读过方志敏《清贫》这篇文章的人,都会被文中的这句名言所震撼。方志敏被捕后,当国民党士兵拿手榴弹威胁他掏出钱财时,他大义凛然地说:“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无私无畏的方志敏,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获得了革命胜利的不竭动力。

廉洁凝聚人心,腐败背离民意。保持清正廉洁,建设廉洁政治,就是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保持一心为民、不谋私利的政治局面。只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深刻洞察现实和历史、国内和国外得出的科学论断。

结论从党的历程中来。清正廉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我们党一直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旗帜鲜明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1929年把廉洁奉公的内容写进古田会议决议到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强调厉行廉洁政治,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共同纲领》规定厉行廉洁、严惩贪污到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党强调积极防止、坚决清除贪污腐化现象,从新时期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到新世纪强调保持清正廉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清正廉洁作为好干部标准的重要内容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正是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奋力前进,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结论从古代为政之道中来。“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是中国传统从政美德,历代明君贤臣更是把清正廉洁作为从政之要、为官之本,老百姓也把它作为评判官员德行的重要标准。人们耳熟能详的“铁面无私廉明断案”的狄仁杰、“黑脸青天”包拯、“两袖清风”的于谦、“直言天下第一疏”的海瑞、“清官第一”于成龙等,都是人们心目中清官的典范。这些清官因为廉洁,流芳百世、广为传颂。

结论从国际经验教训中来。腐败是世界性顽疾,建设廉洁政治也是每个国家和政权面临的现实课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丧失民心,丧失政权。近年来国际上不乏这样的事例。这些例子生动地警示我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要搞腐败,就会丧失民心,最后落得“小船说翻就翻”的命运。

历史警示未来,教训校正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必须把建设廉洁政治作为党的建设的生命工程,一以贯之地推进,以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反腐败的显著成效赢得民心。

知识链接

中国古代廉政名言警句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

——(汉)桓宽《盐铁论》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北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

——(明)年富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

二 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

宋代文学家苏轼所著《范增论》说:“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意思是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能寄生。这句古语警示我们,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洁身自好,为政清廉,奠定党和国家长久发展的坚实基础。

人生道路很长,但关键之处往往就是几步,放松自律,一时糊涂,就会铸成大错。从已查处的腐败案件看,腐败分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而是有一个逐渐腐化的过程,从利用职权收小钱开始,慢慢发展到不可收拾,正所谓“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小贪收不住,终会成大贪。党员、干部要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不论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都要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廉洁从政。为政之要在于廉洁,清正廉洁是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对党员、干部来说,廉洁从政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成事之基。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政绩观,坚持人民至上观点,真正将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谋利益、做实事,服务于民、造福于民,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廉洁用权。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党分忧、为民谋利的。各级党员、干部务必廉洁用权,耐得住清贫、顶得住歪风、经得住诱惑、管得住自己,对手中掌握的权力常怀敬畏之心,管好权用好权。自觉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从最近身的地方构筑起预防和抵制腐败的防护网,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公正用权、谨慎用权、依法用权。

廉洁修身。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做人必须立德修身,做官也必须注重德行修养。党员、干部应经常照镜子、时常正衣冠,做到勤修、真炼,弥补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清除行动作为上的污垢,以毫不松懈的态度和毅力,扎扎实实地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

廉洁齐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不正,为官难清。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就频现夫妻共贪污、子女同受贿等“家族腐败”现象。党员、干部应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言传身教,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顶住“枕边风”,防止出现“贪内助”“纨绔子”。

权威解读

清正廉洁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

张建平(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书记):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正是因为有广大党员、干部的清正廉洁,我们党才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产生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清正廉洁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作为共产党人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工作作风,着力增强党员、干部的道德自觉、行动自觉,永葆党的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

上一篇:胡鞍钢详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 释疑“青年    下一篇:强化党内监督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反腐动态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违反廉洁纪律和挪用公款相关问题分析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