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打掉“村霸”和他们的“保护伞”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08日08: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石,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末梢神经”,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更需要法治的强力保障

       前不久,最高人民检察院下发意见,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惩治、预防、监督等多元检察职能,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农村和谐稳定的违法犯罪,矛头直指严重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稳定、严重影响百姓安居乐业的“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毒瘤”,以及为这些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职务犯罪。消息一出,赢得媒体和社会公众的一致叫好。

  近年来,“村霸”成为一些地方村干部的代名词,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河南舞阳县澧河村原村党支部书记张健国以“万岁”自居,横行乡里;河北定州大辛庄镇泉邱二村原村委会主任孟玲芬给结婚的村民送花圈,被称为“最牛村主任”。形形色色的“村霸”,给农村干部队伍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害。

  如今,大部分农村经济上都实现了飞跃,但制度建设还远没有跟上,存在不少空白。当村干部可支配的资源多了,而监督还跟不上时,贪腐之风自然盛行。“天高皇帝远”,监管又有死角,残疾人补贴、低保补贴、危房改造等都成为“唐僧肉”。在一些省份,村“两委”负责人案件超过了整个涉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半数以上。

  更糟糕的是,有些地方宗族恶势力采取贿赂或者暴力、威胁等手段,操纵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害一方;有些地方黑恶势力横行,有组织有计划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鱼肉乡里。对于这些严重问题,一些上级部门视而不见,甚至同流合污,为“村霸”大开方便之门,比如孟玲芬就没有通过村民选举,而被镇政府直接任命为村务管理小组组长,实际上行使村委会主任的职权。

  产生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前农村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相应制度没能落地生根,在于当村民们遭遇横行的“村霸”时,他们找不到有力的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国家和谐稳定的基石,农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末梢神经”,而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更需要法治的强力保障。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最有利的武器,就是法治。这不仅仅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更重要的是,培养村民的法律信仰,鼓励、引导他们以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农村治理要从“自治”走向“善治”,法治保障必不可少。法治的精神必须渗透到农村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彻底铲除“村霸”和宗族恶势力产生的土壤。从这个角度说,唯有构建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并让其有效发挥作用,才是治本之道。

上一篇:终身追责逃不掉,领导干部勿踩“生态红线”    下一篇:济宁城管撕春联,“撕碎”了百姓的心
反腐动态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违反廉洁纪律和挪用公款相关问题分析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