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
记者调研:银川公共自行车近一半丢失或被霸占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6日08: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来是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的公共自行车,却变成了“私家车”。有的被装上了婴儿座,有的变成了“残疾车”。近期,记者调研银川市公用自行车使用情况时发现,诚信缺失与部分市民素质不高,让这项利民环保的举措遭遇尴尬。

  “眼看着停靠点的自行车一辆辆消失”

  记者在银川市广场东路边的宁夏图书馆路段看到,3处公共自行车停靠点的44个车位上,只停了11辆自行车。“今年一直就这么几辆车,冬天骑车的人少,按理说应该停的比夏天多,却不见有人还回来。”片区环卫工王小花说。

  在一处停靠点,竖挂着的4辆自行车中,有一辆没了车座。“这辆车是前两个月被还到这里的,不知道车座去了哪儿。原本来图书馆这边的人用车子挺方便,可有些人却搞破坏,甚至据为己有。我在这个片区好几年了,眼看着停靠点的自行车一辆辆消失。”王小花不无遗憾地说。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越来越多,交通拥堵问题接踵而至,不少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建立自行车公共租赁系统、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势在必行。

  为探索绿色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从2012年8月起,银川市启动实施了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并于2013年4月投运首批公共自行车亭。一处处新型的公共自行车站亭,逐渐出现在银川市民的视线中,方便了市民出行。

  本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却不知从何时开始,无辜的自行车连连惨遭“毒手”。有的没了车座,有的没了车把,有的干脆换了颜色加了自家锁成了“私有财产”。运行3年多来,银川市公共自行车“遍体鳞伤”。

  受伤的不仅是车,车亭也遍体鳞伤

  俗话说“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可由于自行车是公共设施,很多人并不爱惜。“受伤”的不仅是自行车,车亭也难逃被破坏的命运。由于部分市民缺乏诚信意识、人为故意破坏、用后不及时归还等原因,导致车亭玻璃被砸、卡槽内插木棍、门无法打开、无车可租等现象出现。

  不久前,银川市市政管理处协同宁夏环通公共交通服务有限公司专门组织工作人员,每天分3组在银川市兴庆区各小区寻找长期“离家未还”的公共自行车,仅一周的时间就找回64辆。

  据介绍,这些公共自行车大多在小区内散放,还有一些停放在餐馆门口或路边。车辆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车筐被卸掉、车闸断裂、车铃脱落,有些自行车被加装了后座架或加了链锁、U形锁,更有甚者将车辆喷涂了油漆,遮盖公共自行车字样或改变车辆原本颜色……

  目前,银川市主城兴庆、金凤、西夏3区已建有公共自行车车亭102座,公共自行车锁柱200个,投放公共自行车1500辆,但公共自行车丢失、损坏、被长期霸占不还的情况非常严重。

  “有700多辆公共自行车丢失或被长期霸占,占投放公共自行车总数的近一半,这些车辆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毁损和破坏,给办理新卡和开通新系统的主管单位带来很大不便。”银川市市政管理处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银川目前已建成的智能公共自行车亭只能存放16辆自行车,如果一亭出现故障将影响一个片区,负责运行公共自行车的公司对车辆维修工作不及时,也会出现调度不合理等问题。此外,不断投入的维修成本,也让负责后期经营管理的企业有些吃不消。

  借车不还不让再借,还将列入诚信黑名单

  据介绍,在规范管理,完善监督机制方面,银川市也不断做出尝试和努力。2016年5月1日起,银川市西夏区10间公共自行车车亭内的150辆公共自行车和全市200个公共自行车锁柱启用“智慧银川一卡通”新系统,市民须持新办理的“智慧银川一卡通”借还公共自行车。市民在办理时,如果之前有借车未还记录,新卡将不予开通公共自行车借还功能。市民办理新卡后如果出现借车未还记录(12小时内借车未及时归还)累计3次,将被冻结“智慧银川一卡通”公共自行车借还项目。

  同时,为了打击不诚信行为,银川市计划在正式启用计费系统后,把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与个人金融信贷挂钩,一旦发现有借车不还等行为,借车人将会被纳入诚信“黑名单”。

  宁夏社科院副院长段庆林认为,首先,要不断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尤其是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自己的第一责任。其次,负责运行公共自行车的公司也要增加车辆运营维护人员,合理规划线路建立网点,及时对各个网点的车辆进行合理调配及维修。同时,公安、城市综合管理等部门要形成合力,提高监管水平,解决自行车被破坏、被盗的问题。

  “从政府角度来讲,也应在项目的顶层设计上,以及后期管理运营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爱护公共自行车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爱护意识,共同助力公共自行车的持续发展。”段庆林说。

  近日,宁夏银川市市政管理处官方微博以第一人称发出了“寻找公共自行车”的微博,“请送孤儿车回家”的倡议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微博里说,“‘解开枷锁,送我回家,好吗?’公共自行车无奈地恳求着。曾经的我们,拥有温暖的家,健康的身体;而现在的我们,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哪里也不能去,她在哭泣流泪,冰冷的链条阻挡了它回家的路。”

  微博里还留了“回家热线”和“回家地址”。然而,记者拨打“回家热线”电话了解到,反馈咨询和响应还车者寥寥。


上一篇:一个县财政干部眼中的农村现状:脑袋和步伐    下一篇:建档难:“二孩潮”的一道坎
反腐动态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违反廉洁纪律和挪用公款相关问题分析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