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医生是技术活也是感情活,愿手术台不再冰冷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13日08:5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医生做手术,既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感情活。如果仅仅投入技术,手术台永远是冰冷的;如果同时注入感情,手术台就会有故事、有温度

        最近,一张手术台上的握手照片走红网络。故事发生在某大医院的手术室,一位局麻女患者躺在台上,听着手术器械发出的碰撞声,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双拳紧握。这时候,一只手伸过来,轻轻打开女患者攥紧的拳头,握住了她的手。而她也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本能地紧紧相握。女患者忍不住问:“这是谁的手?”医生答:“这是护士的手。”术后,患者专门向那位护士致谢,两只手再次紧紧相握。

  每一台手术的背后,都有一个难忘的故事。当患者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把身体交给一群陌生的人,面对吉凶未卜的结局,内心的忐忑可想而知。有位网友吐槽,当年他做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半身麻醉之后,医生像刷酱油一样给他刷上碘伏,然后把他的腿吊起来,那感觉真像是要被宰了一样。当时麻药还没打够,切的每一刀都疼,进行到一半时他扛不住了,说:“怎么这么疼?”医生一脸疑惑地回过头来:“啥?还知道疼?加药!”然后继续开刀。这个带着黑色幽默的故事,反映了患者在手术台上的糟糕感受。

  人吃五谷,难免生病,每个人都有可能躺在手术台上。即便是医生,也有可能会成为患者。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医生很难懂得患者的苦。因为,“躺在床上”和“站在床边”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一位医生讲述自己剖宫产的经历时说,当她麻醉后,在手术台上被捆住手脚,感到非常恐惧和无助,真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此后,每当有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她都习惯性地抚摸一下患者头部,安慰几句,在心电监护仪上,可以看到患者的心率马上就下来了。对于患者来说,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手暖了,心就暖了。那一握手的温柔,足以让人记一辈子。

  医学是人学。医学离开了人,就像水手离开了大海。遗憾的是,医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文关怀却日渐萎缩。医生离细胞越来越近,离患者越来越远。医生只关注“人的病”,而不关注“病的人”,导致医患关系日渐疏远。例如,听诊器是医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今却被弃之如敝屣。有人认为,听诊器是“煤油灯”,CT、核磁是“日光灯”。有了现代技术,谁还戴听诊器?于是,很多医生放弃了叩、触、视、听的基本功,见到患者既不说话,也不触摸,直接就开检查单。患者穿梭在冰冷的机器丛林中,再也感受不到医生指尖的温度。殊不知,技术与人文是医生的“两条腿”。如果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既不可能走得快,也不可能走得远。一个不关心患者感受的医生,也许会成为一名熟练的“手术匠”,但绝不可能成为一名医学大家。

  小小手术台,连着生与死。一名好医生,应该尽量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让每一台手术都充满温情。例如,用微创手术代替传统的直视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麻醉前让患者看到手术医生的脸,可以减少患者的不安;握握手或者拍拍肩,可以减少患者的恐惧。如果医生只关注“切得是否干净”,而不在乎患者的体验感,即便手术成功了,也是有缺陷的。因为患者的感受,也是评价手术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医生应时时体恤患者之苦,用心做好每一台手术,这样才对得起患者的托付。

  医生做手术,既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个感情活。如果仅仅投入技术,手术台永远是冰冷的;如果同时注入感情,手术台上就会有故事、有温度。愿手术台成为一个温暖的地方!



上一篇:济宁城管撕春联,“撕碎”了百姓的心    下一篇:“权大于法”的“荒唐底气”从何而来?
反腐动态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营造崇廉拒腐良好风尚
违反廉洁纪律和挪用公款相关问题分析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