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未公开的预决算有多少猫腻怕见光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12日08:1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财政部8日对外公布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的专项检查结果,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有超过3.6万个地方预算单位未公开2015年部门预算,多地因未按规定公开部门预决算报告遭点名批评。(新华社 9月8日)

“身正不怕影子斜,真金不怕红炉火”。说到公开预决算,其实早在2014年,财政部就专门发布了《关于深入推进地方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公开主体扩展到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并称预决算信息公开是“最有力的反腐措施”。而且2015年初实施的新预算法还将预决算公开写入法律,并对公开行为作出具体规定,一旦违规将被追究行政责任。然据财政部日前对外公布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情况的专项检查结果来看,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有超过3.6万个地方预算单位未公开2015年部门预算。笔者疑问,缘何在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下,一些预决算依然会“半遮面”,到底有何猫腻怕见光?

当然,就公开预决算的初衷来看,不论是从公众应享有知情权的角度,还是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规精神,各地政府都应该要将预算信息公开。这并不是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不理解,更不是挑剔、找茬。相反,这既是公众的权利,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力。况且政府部门是公共服务机构,只有通过公开透明的预决算,加大对资金来龙去脉约束,才能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可以预见,超过3.6万个地方预算单位未公开部门预算,必然引起广泛关注和质疑。充分说明预决算“半遮面”者,或许心中有愧,未必是行得正,坐得端,敢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不愿公开预算,说白了是台面下不愿接受监督。分析个中缘由,或许一旦公开预决算,那么,原本打算花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花在什么地方,也就成了“和尚头上虱子——明摆的”;一旦预决算信息得到公开,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手中的特权将大大缩减,而这是那些早已习惯大手大脚使用财政的政府部门以及官员所不愿意看到的;一旦预决算信息得到公开,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官员就不能够随意开支财政收入,如公款吃喝、公车使用就不能再随意与无度。等等如是,看来预决算“半遮面”还真有猫腻怕见光。

心底无私天地宽。诚然,若预决算公开,便会有无数双眼睛盯着,想搞点“猫腻”就不易,预决算也就有了刚性约束力,预算时的“狮子大开口”,批准后胡支乱花、上下其手的习气也将随之改观,因为民众的心里就会清楚每一分钱的去向。但话又说回来,公开预决算固然是好事,也得规避公开中模棱两可、含糊不清。也就是说,公开的内容不但要让内行看懂,也要让外行看懂,要抛弃专业的财政名词、行业术语,以通俗的白话亮相;还更得建立反馈机制,确立由谁来反馈、反馈时间等都要有明确规定,否则便会成为自圆其说;更得加大处罚力度,对未按规定公开或者未按规定反馈者,进行问责和惩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3.6万个地方单位预决算“半遮面”,再次说明仅凭规定、条例就让地方政府部门把预决算细节纤毫毕现,还任重而道远。笔者相信,公开地方政府部门预决算其实并不难,只要地方政府部门敢于割舍一些灰色利益,监督部门敢于没有下不为例,少一些数据敏感、不便公开、难度极大等。定能将各项开支公正透明规范合法,摆正公仆的位置,将财务机制更加健康完善,让群众也能更加满意。

上一篇:中央三令五申为何堵不住一些公款吃喝的嘴?    下一篇:“杀人卖尸配阴婚”,罪大恶极难恕
反腐动态
习近平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思想之光照亮法治航程——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述评
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深入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营造崇廉拒腐良好风尚
违反廉洁纪律和挪用公款相关问题分析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