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法制
十句话读懂孔子的"学"

 发布时间:2016-09-03 10:03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首创平民教育,不分贵贱收徒讲学,继承并发展古代文化,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可谓深远。而他在日常的言语中,也体现了他对于学习的看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孔子一生重在教,而孔子的教重在学,重在教人学为人之道,这个为人之道,包括仁、义、德等等。这都需要学习。孔子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不觉得很高兴吗?为什么?因为学能时习,就会入之越深,就会所获良多。学习学习,就是学了之后还要常常复习。习这个字,本义就是鸟拍翅膀频频练飞,为学一事,也当是日复日年复年地学习,老而无倦。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在孔子看来,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学习如果可以时时复习旧知识,这是“学而时习之”。在此基础上还能有所新得,从旧知识中开悟新道理,那么可以说所学在自己身上。能这样学就能教,并且所学也不会穷尽,所以说可以为人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习除了要时时复习,还需要什么?还需要思考。所以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不行,只是空想却不读书也不行。要将学与思结合起来,学习与思考交修并进,这样才能真正的有所学、有所得,也可以使自己“温故知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者可以说是治学要义,缺一不可,废其一、非学也。

  4.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学习文献呢?有这几个前提: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在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这其实是说明了为学当重德行。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可以说是好学了。不求饱足舒适的人,是因为志在学,无暇顾及这些,所以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也是不改其乐。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思齐是希望自己也想同贤者一般,内省是害怕自己也有此不贤,可见在孔子看来,人与人之间相处,无论其人贤或者不贤,都是对自己有益的——只要去思齐去自省,而不是见贤而忌惮、见不贤而讥讽。正如孔子曾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要选择优点来学习,看出缺点而改正。上文所言“就有道而正”,也是一样的道理。

  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

  这句话列出了孔子认为的四等“知”:生来就知道为上等,学习然后知道是次等,遇到困难再去学的再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的那就是最下等了。无论是道还是艺,对于世人来说,有先有后有难有易,不能因为遇到了困难就不去学了,而应该勤奋为学、不要等到遇上困难了再去学,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不能生而知之,但都可以学而知之。

  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上文中说孔子认为生而知之是上等,当时就有人认为孔子就是生而知之的。但孔子自己却不这样认为,所以在这里就直截了当地说明:他是爱好古代文化而勤奋敏捷地去求得来的。也就是说他应当是学而知之。孔子之学,特别注重人文,注意从古代历史、古代文化中汲取知识,比如他说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从另一方面说,孔子传授知识的范围主要是在人道方面,包括做人和从政的道理,而这些又都是通过学习古代的典籍去完成的,是他“好古”所得的。推己及人,为学者应当勤奋为学,学而知之。

  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孔子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为学: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正所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学问是无穷尽的,汲汲终日,还担心赶不上,因此要珍惜时间,不要蹉跎终日;赶上了又担心丢了,因此要时习之、温故之。从中可见孔子认为为学应积极、对知识的渴求应强烈。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话,早晨得知真理,当晚死去都是可以的。人生大道亘古而来,贯穿古今,千秋万代不曾变,可以说今天你如果“得道”,那你所得之道是千万世之道。人固有一死,若能求得道,那是“苟得闻之,则生死无憾”了。这是感慨,也是警策,警策世人应当汲汲以求道。


上一篇:宋词中的家国情怀    下一篇:为理想奋斗者最快乐
反腐动态
用好课程定制、结对帮带、实战实训等方式 按需施教抓实岗位练兵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考量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违反廉洁纪律和挪用公款相关问题分析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