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
别再闹“把坏人当人才”的笑话了

发布时间:2015-10-15 11:0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已经被惩处的贪官中,有的违法犯罪早就露了马脚,在当地恶评如“潮”,然而却一再被提拔重用。把坏人当成人才,这种情况屡屡发生,对党的信誉和形象杀伤力极大。

虽然臧否人物、识别干部,并非易事,但一些贪墨的高官被查办,还是让人大感困惑:有的人违纪违法年深日久,从未中断,何以能够年年过关,带病提拔,一路绿灯,青云直上。这实在是对识别力、判断力的一个嘲讽。

知人善任,确乎很难。人是最富于变化的,有时这变化自己都不易察觉,别人更不容易看透。顾炎武就如何选用大臣曾感慨道:“杜黄裳,元和之名相,而以富厚蒙讥讽;卢怀慎,开元之庸臣,而以清贫见奖。”都说杜黄裳是唐之名相,死后才知乃是大贪;都说卢怀慎当官只会“伴食”,但清贫廉洁得挺让人敬佩。这里的人和事,我们不去评价。只想说,对人的多面和复杂性的认识,不可太自信。

另一方面,更应该引起警觉的是,倘若“带病提拔”仅仅是个案,这还可以理解;问题是,我们查处的大案要案中,“带病提拔”的人数不少,似可称之为现象:被提拔重用时已经有违纪违法的陈年旧案,或者正在继续疯狂地违法犯罪。经验告诉我们,一次再次出现的问题,当非偶然,恐怕是已经有严重的病灶,必须想根治之策。

提拔使用干部当然要考察,这不言而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经过几次修改,对考察环节有了更为科学、详尽的规定,只要按照程序、依据标准认真操作,不应该有大的失察失误。

问题出在哪里?

其一,结论先行,考察往往走过场。考察干部当然要由班子成员研究特别是主要领导提出建议人选。为了避免一个人说了算,条例对提名程序有明确的制度要求。然而,在有的地方和单位,往往把考察工作理解为,完成主要领导使用干部的意图,或者用考察印证主要领导识人用人的正确性。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在有的地方和单位,考察的程序马虎草率得近乎儿戏。有的上午来了,下午就走了。有的甚至直截了当地说,“你认为某某同志有什么优点。”该开的会开了,该找的人找了,该走的程序走了。一切也就仅限于“开了”、“找了”、“走了”,至于是否真实可靠,那就不好说了。几年或几个月后,有的干部东窗事发,再看看当时的考察报告,当事者都会觉得脸红。

其二,顾虑重重,常有违心之谈。考察的不严谨不认真,影响着干部群众的心态。应该说,最了解情况的还是那些与被考察者朝夕相处的同事。为什么不愿、不敢反映真实情况?是担心如果反映的问题,不被认真对待甚至还会被当事人知晓,岂不是惹来麻烦。其实,在已经被惩处的贪官中,有的违法犯罪早就露了马脚,在当地恶评如“潮”,然而却一再被提拔重用。把坏人当成人才,这种情况屡屡发生,对党的信誉和形象杀伤力极大。

“行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个人走什么路,干什么事,周围的人是心中有数的。当然,再精明的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再好的制度,也不会完美无缺。但反复出现的“带病提拔”,却反映出选人用人的突出问题,反映出干部人事制度的明显缺陷。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力。比如,必须从制度上解决将“一把手”选人用人理解为个人的专属工作区域,把“一把手”拍板理解为正确的集中。这些隐患不除,带病提拔就不可避免。比如,实施更加具有操作性的“问责”,将 “带病提拔”持续列入问题清单,等等,让考察真正称其为考察,而不是一种姿态、一个说法。考其优劣,察其真伪:不仅看优点,更要看缺点;不仅看成绩,更要排除病患。千万不要再闹“把坏人当人才”的笑话了。

上一篇:李明柱:人的道德修为来自于内心自律    下一篇:李希:把"对党负责"作为最高命令
反腐动态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考量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学习时间丨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深度关注 | 科技赋能监督 护民生为民利
驻中国中化纪检监察组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监督 做实向雄安疏解搬迁工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