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清风 |《后汉书·马援传》 良工不示人以朴

  《后汉书·马援传》记载:“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大意是,马援年少时就立有大志,不愿拘守于章句之学,而想去边郡种田放牧。哥哥马况劝他还是要脚踏实地,多加磨炼,如此方能成大器。“良工不示人以朴”,字面意思是,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比喻贤德之人所做的事一定要追求完美、求得至善,对每一件事情、每一项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不朴”是时间的积淀与磨砺。有个“一万小时定律”,意为要想成为某一领域、行业的专家,都需要投入至少一万个小时的时间。一个人学业、事业的成功,一项技能的娴熟高超,一件完美作品的问世,无不需要经过日积月累的练习、熬制与磨砺。纵观古今,许多成功、伟大和不凡的背后,都是当事人在时间的田野上辛勤耕耘、艰辛付出才铸就了自己的千古光芒。司马迁写《史记》用了十余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哥白尼写《天体运行论》用了36年……要想获得成功、成就不凡,就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断不可奢望一蹴而就、一步登天。

  “不朴”是苦功和勤奋的凝聚。“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成功总是与苦功、勤奋和艰辛相伴相随。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以勤学苦读著称,因家贫无书可读,只能依靠手来抄写,常常“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永字八法”创始人智永精勤于技,潜研书法30年,用过的废笔头装满整整五大竹簏,将其埋于地下,人称其为“退笔冢”。再看看我们同时代的勤奋功成者,2023年杭州亚运会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冠军邹佳琪、邱秀萍,赛后向世人展示她们老茧厚厚的双手,这些厚厚的“老茧”正是她们努力拼搏的印记,也是每一位苦功者独有的最美勋章。

  “不朴”是沉潜和静力的蓄势。每一个有理想、有抱负之人,不管读过多少书,也不管曾取得什么成绩,都先要学会沉潜下来,学会做人的低调。要想干成大业,有所成就,既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时刻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还要脚踏实地,低调养晦,持守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和静气,而绝不能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写《日知录》期间,反复淬炼打磨,一直不敢“录以示人”,担心“虑以未成之作,误天下学者”,甚至在临终之前还嘱咐弟子:“《日知录》再待十年,如不及年,则以临终绝笔为定。”足见其甘于沉潜的静力,以及对作品的精工细琢、力臻完美的严谨谦恭态度。

  “所有的出口成章,都是厚积薄发;所有的从容淡定,都是世事磨砺;所有的游刃有余,都是千锤百炼。”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持续强化精品意识,培育“工匠精神”,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坚韧自控、久久为功。(余足云)

上一篇:政治监督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下一篇:他们是隐匿在数字线索中的侦察兵,金融系统
反腐动态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考量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学习时间丨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深度关注 | 科技赋能监督 护民生为民利
驻中国中化纪检监察组紧盯关键环节强化监督 做实向雄安疏解搬迁工作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