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法制
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3年以来,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要求,聚焦提升专业战斗力、推进经侦工作现代化目标,全面推进打击犯罪、防范风险、维护稳定、服务发展各项工作,有力维护了经济秩序、捍卫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截至今年3月,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9.5万起、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亿元。

严打犯罪营造公平有序法治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面对经济领域违法犯罪手段形式不断升级变化的新形势新挑战,公安经侦部门全力推进法治公安建设,以健全法制、强化监督为保障,以精准施策、规范执法为抓手,锻造打击经济犯罪的“利刃”。

在完善体制机制方面,公安经侦部门以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深化改革创新,开发上线“经侦应用云”,优化“云端”打击主战模式,推进各地情报导侦联勤中心建设,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经侦战斗力。在强化规范执法方面,公安经侦部门推进落实“一平台、一意见、一规范”工作,巩固深化、持续开展个案核查、执法巡查、百案评查、专项整治的“三查一治”经侦执法监督工作,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在提升精准打击能力方面,公安经侦部门持续打造学习型、研究型经侦警种,通过开展“论剑”比武练兵、“论道”理论研讨等方式,促进经济犯罪现状特点和规律趋势的深度研究,以经侦工作的专业性、前瞻性积极应对经济犯罪活动的复杂性、隐蔽性。

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始终坚持依法严打方针,坚决依法严打各类突出经济犯罪,针对常见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经济犯罪活动,部署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持续组织开展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歼击2023”专项行动,组织破获一批重大案件;组织开展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猎狐2023”专项行动,抓获境外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200余名;开展“风云2023”打击假币犯罪集中统一行动、打击信用卡套现犯罪“十省会战”,开展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动,全链条斩断多条非法资金通道,摧毁多个职业化犯罪团伙;依法查处涉众型经济犯罪,开展P2P网贷、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犯罪专项打击和网络传销犯罪集中打击行动,稳妥查处一批重大案件;联合证监稽查部门组织开展证券领域重点案件集中收网行动,破获多起重大内幕交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案件,打掉多个实施证券违法犯罪团伙。

精准施策持续推出便民利企服务措施

一年来,各地公安经侦部门结合本地情况,扎实落实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一系列助企发展新举措,坚决主动解民忧、保民安、惠民生、聚民力,持续绘就护航经济发展的平安底色。

北京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开创全国公安经侦部门改革之先河——建立首家省级经济犯罪案件受案中心,推出多项便民举措,让企业群众案件有处报、疑问有处答;浙江义乌公安经侦部门打造国贸风险预警处置平台,筑牢国际贸易“防火墙”,让中外企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广东广州公安经侦部门搭建惠企便民“连心桥”,对重点企业送法上门,助风险企业排查隐患,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护航员”;上海公安经侦部门部署全市建立17个“蓝鲸”护企工作站,同步开通“沪企管家护企有我”线上专窗,提供“管家式”护企服务,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得到企业广泛好评;山东公安经侦部门推进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窗口建设,拓展警企联络渠道,围绕企业群众需求不断优化工作方式方法,精准服务;广西公安经侦部门深入辖区开展走访服务活动,梳理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用情用力为企业纾困解忧,助力企业冲刺“开门红”;四川公安经侦部门建立经侦警务工作室,明确重点建设项目“项目警长”,提升保障效能,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各地公安经侦部门的探索实践赢得了企业群众广泛好评,也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今年4月,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评选出公安经侦部门“护企优商”十大典型事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完善和推广先进经验做法。为更好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推出便民利企十项工作指引,在服务企业和群众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具体措施,进一步充实便民利企“工具箱”。一项项有力举措的落实实施,传递出全国公安经侦部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防护墙”

工作中,全国公安经侦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持续打出“组合拳”,筑牢“防护墙”——针对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公安经侦部门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提示书、风险防范建议书、风险预警报备单的“两书一单”机制,加强和规范风险预警工作,研究推出更多服务保障举措,完善推广警企联系等机制做法。针对帮助企业应对生产经营风险,公安经侦部门与地方工商联加强沟通联系与合作,建立健全日常联系机制,定期开展座谈会商和联合调研,摸排企业情况、关切企业需求,解决发展难题,推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针对建立健全协作配合机制,公安经侦部门加强多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银行卡安全合作委员会机制,在银行卡产业风险防控、保障持卡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管理秩序等方面持续合作,合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攻坚战。

自2010年开始,公安部经侦局以“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为主题,连续15年组织“5.15”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并组建防范宣传联盟,持续增强企业群众法治观念意识,守好百姓“钱袋子”。利用新媒体推出系列普法短视频、发布典型案例,赶集市向群众“传”知识,进企业跟员工“讲”风险。今年“5.15”来临之际,各地公安经侦部门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围绕涉企犯罪新动向、新变化、新手法,多渠道、多角度开展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进一步增强企业群众防范意识。作为经侦防范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5.15”在普及防范经济犯罪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宣促防、以宣助防”效果显著提升,全民参与和支持打击防范经济犯罪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新征程上,全国公安经侦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聚焦提升专业战斗力、推进经侦工作现代化目标,着眼实战需求,做强专业警种、做优专门手段、做实专项机制,进一步提升经侦队伍专业战斗力,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的神圣职责,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安全稳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作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从案例通报看纪律要求 | 严防“退而不休    下一篇: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李彤接受纪律
反腐动态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考量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学习时间丨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