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之声
践行司法为民 狠抓司法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对人民法院而言,司法作风是党的作风在司法领域的具体体现,事关法院形象和司法公信力,事关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大局,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意义深远而重大。我们认为,在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在人民法院新的赶考之路上,抓实新时代司法作风建设,务必做好“七个赶考”。

  务必坚持党的领导,跟紧作风建设的“赶考核心”。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和政治优势。我们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作为加强新时代司法作风建设的根本要求。在新时代司法作风建设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落到实处,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用政治眼光、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办理好司法领域案事件。

  务必坚定理想信念,校准作风建设的“赶考航向”。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一旦缺失,作风建设便会迷失方向,我们的干警就会得“软骨病”,我们的政治生态更会弊病丛生。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占领,就会杂草丛生。可以说,本领不过硬,一打就败;思想受侵蚀,不打自败。在新时代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大力开展思想作风和学风建设,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切实增强人民法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免疫力。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思潮的渗透影响,站稳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

  务必践行为民宗旨,站稳作风建设的“赶考立场”。作风建设重在为民,这是一个重大立场问题。我们要始终牢记加强新时代司法作风建设的三个重大关切,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为了谁”,就是要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主题。司法作风的好坏、优劣,要由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来评判。作为一名法官干警,要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要时刻追问警醒自己“为何办案、为谁办案”。“依靠谁”,就是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动力源泉,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切实把“脚不离地、根不离土”“依靠人民”写进判决里,落实在行动上。“我是谁”,就是要牢记党员身份、法官职责,“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切实把办案过程作为解开案件法结、化解群众心结、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的生动司法实践课。

  务必能动服务发展,勇挑作风建设的“赶考重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矛盾更加多元,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日益增长。人民法院是政治性极强的业务机关,也是业务性极强的政治机关,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如何把政治、业务和作风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服务大局中有所作为,在服务人民群众中突出实效?根本在于干警转变司法理念、强化司法作风,树立和坚持符合审判执行工作规律的能动司法意识,主动顺势而为,有所作为,自觉承担政治使命、服务国家建设,避免消极审判、机械司法、就案办案等问题,切实扛起人民法院的时代重任。

  务必公正高效办案,夯实作风建设的“赶考价值”。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人民法院来说,公正高效办案既是本分,也是价值追求。毋庸置疑,我们改进、加强司法作风建设的点滴举动与成果最终都要体现在公正高效办案上。在加强新时代司法作风建设中,要准确认识和把握“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其中,公正是开展司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公正,效率也就无从谈起,这是衡量司法工作“好”的一面;效率是开展司法工作的保障和指标,没有效率,公正也就大打折扣,这是衡量司法工作“快”的一面。我们加强司法作风建设,就是为了又好又快实现诉讼价值,积极以公正与效率的统一回应时代之变、人民之盼。

  务必强化责任担当,注入作风建设的“赶考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必须在新时代司法作风建设中树牢责任担当意识,加强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建设,努力找准“动力源”。可以说,有了责任意识,才会认真负责、克服困难、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强化责任担当,务必搞清楚自己的“责任田”在哪里,明白人民法院的主责主业是什么,哪些责任是自己必须履行的,哪些责任是必须要承担的,切实服务大局、司法为民。

  务必恪守司法良知,永葆作风建设的“赶考清醒”。司法良知既是人民法官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公正高效司法之魂,更是筑牢司法公信之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名法官,良心很重要,善心更是最好的“法律”。法官的司法良知就是永远追求真、善、美的优良品德,它是一种信念、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力量。相反,如果一个法官缺少良知,那么适用法律就可能有失公允,解释法律就可能不够客观,自由裁量就可能随心所欲,所谓的“依法依规办案”中就可能暗藏利益的交换与输送,无论程序多么合理、形式多么公正都会徒劳无功。因此,在加强新时代司法作风建设中,必须大力培育和弘扬司法良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用法官的良知、良识、良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任贵利)

上一篇:宁波:推进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突出问题治理    下一篇:给网络点餐服务定规立矩
反腐动态
改革潮涌处 开放海天阔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为实现“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考量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1至9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学习时间丨中央八项规定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
镜头记录
拖欠工程款:政府需要解决老人遗留问题的责任
多批医用口罩不合格,湖南康之健被罚48万元
产品与获批内容不一致,天津喜诺生物被罚278万
因生产未注册医疗器械,天津索玛科技被罚63万
重庆药监公布医疗器械不合格名单,涉河南艾尔乐等9家企业
一次性防护服不达标,重庆上坤医疗器械被罚近40万
违规发布医疗广告,北京欢乐分享口腔门诊部被罚4万元
安徽省公布3批药品不合格,协和成制药“上榜”
廉政教育
为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贡献青春力量
国企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及滥用职权相关问题分析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 | 标本兼治 系统施治
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文化之约丨行走延安,感悟党的自我革命精神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日报评论员: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贵州:举办2025年“纪检监察开放日”活动
加强提示提醒、监督检查、通报曝光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答记者问
廉政法制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央政法委举行
最高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会
最高检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学深悟透做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工作
公安部党委会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和 部直属机关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国家安全部:要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司法部: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 立足职责实干笃行
中央纪委     全国人大     中国政府     中国法学会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简介|人员查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7号院
京ICP备18038203号    注册证号:100036   备案证号64195043-004-12-14-2  咨询电话:(0)18510077231〈只接收短信〉
Copyright 2015-2021   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信息中心   AllRights Reserved   中心执业律师:杜吉森